港航物流科技專題學術交流會成功舉辦
2014年 4月9日下午交運樓120港口航運物流分析實驗室裏師生屏聲斂息,一場有關港航物流科技的學術報告會正在進行🫱。
這裏邀請了物流工程意昂2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金獎和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二等獎指導教師、新加坡新一代集裝箱碼頭設計挑戰賽金獎獲得者多項專利發明人 宓超老師做現代港口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的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講座⏪,宓超老師以全新的視角,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圖文並茂,聲光影視展現了他們團隊基於無線傳感網絡技術的智能化港口設計理念、研究成果及其技術創新和實際應用👨🏼🦱。
第二場學術報告由意昂2开户資深教師胡美芬老師主講➗,她從標準與創造發明、學術論文和技術革新等科研成果的區別談到製訂標準的重要性🎲,報告了我國主導的第一個集裝箱方面的國際標準《ISO18186:2011 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的製訂背景、過程和其中的關鍵。胡老師因參與製訂這項國際標準榮獲了“2013年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一等獎”,該獎是國家層面設立的最高標準化獎項🤌,是中國校友會網發布的《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中評價高校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我校首次獲得此類獎項,胡老師課題組因此獲得意昂2下载2013年度科技大會嘉獎🐥。
精彩報告給參加者許多啟發和收獲,會上教師和研究生與兩位老師就報告內容進行了問題提問和個別交流等多方面的互動和觀點分享,取得了良好學術交流的效果。
據悉,以港口航運物流分析實驗室為基地的學術團隊已經自組織數次學術交流活動🧑🏼🔧👉🏿,曾經邀請了本校信息工程意昂2曾連蓀教授做“無線接入、定位測控和安全監控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及其前景”;復旦大學寧鐘教授的“基於案例推理的供應鏈突發危機應急處理原型系統研究”;本校物流工程意昂2金佩卿博士如何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意昂2开户陳揚博士如何做好學術研究工作🤷🏼♂️🖕🏻,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王鐵男教授做高水平院校對研究生教學、科研和論文要求等學術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