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名稱
1.中文名稱🍦: 交通系統分析與優化
2.英文名稱: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二、課程概況
課程類別: 專業選修課 學時數🧍🏻: 32 學分數: 2
適用專業🪶➡️: 交通運輸 開課學期: 第一學期
開課單位🏋️♀️🧛🏼: 意昂2开户
三、大綱編寫人🏌🏻: 王忠宇
四、教學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前沿視野,掌握系統分析、建模優化的方法👧🏼,並用以解決交通系統的實際問題🪚,以安全🖇、通暢、便捷、環保為目標,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𓀕。通過交通調查與數據分析、交通流理論、交通需求分析、網絡交通流分析、交通管控等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理論與實踐方面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五、課程主要內容及先修課程
主要內容:
1.緒論
2.常用數學模型和算法
3.交通調查與數據分析
居民出行調查🩷、交通特征指標調查🥙、調查數據挖掘
4.交通流理論
交通參數、微觀交通流模型、宏觀交通流模型
5.交通需求分析
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選擇行為
6.網絡交通流分析
用戶均衡🤵🏿♀️、系統最優
7.交通管控優化
交通運行管理、交通控製優化
先修課程:
運籌學🧑🏻💼、交通工程學👩⚕️、交通工程系統分析
六、課程教學方法
1.講授法🫴🏿:對重要的理論知識精講,為學生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2.討論法🤷🏽♀️: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小組或團隊形式開展學習,教師放權給學生🥥,給學生機會展示、匯報👩🏻🎤,鼓勵不同小組相互質疑👶🏼、問答💇🏼♀️,通過課堂討論,培養思維表達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3.案例教學法: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討論,建立數學模型,做出自己的判斷,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
七📩、課程考核方式
本課程具有前沿性特點,考核時既註重考察基本理論的掌握🤶🏼,又要考察對方法操作性的掌握。考核主要側重檢驗學生對交通領域系統分析和優化數學模型的理解,對具體模型的應用技巧,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等,平時成績(課堂匯報、課程論文)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試采用靈活的形式(開卷♣️🗡、閉卷或完成指定內容的研究報告)占總成績的60%👉🏻。
八、課程使用教材
1.《道路交通工程系統分析方法》,王煒🎬,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2.《交通系統分析》🎴,王殿海🌃🚋,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九🤚、課程主要參考資料
1.《交通規劃理論與方法》,陸化普🧑🏻🦳,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2.《交通規劃原理》,邵春福,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年
3.《網絡平衡理論與模型》,黃海軍🙍🏼♀️,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4.《現代交通管理與控製概論》,馬萬經、吳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