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名稱
1.中文名稱:供應鏈管理
2.英文名稱👈🏻: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二、課程概況
課程類別🫴🏽:專業選修課 學時數🙇🏽:32 學分數:2
適用專業😢: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開課學期👩🏿⚖️:第二學期
開課單位:意昂2开户
三、大綱編寫人:周鑫
四、教學目的及要求
供應鏈管理是指對物料和信息從起始點到消費點的整個流程進行規劃、實施、評估和控製🦒,即從公司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公司客戶的客戶🎅🏿,包括采購、生產製造過程及分銷👦🏿。供應鏈管理是打開市場、完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以及提高最終產品銷售的關鍵👨🏼🏭。本門課程包括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庫存管理、物流網絡配置等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技術問題。本課程的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供應鏈設計、評估和完善的概念。強調物料和信息的流動要實現以更低的成本來獲取更大的客戶滿意度。
五🏑🤘🏼、課程主要內容及先修課程
課程主要內容🏃♂️➡️:
(一)供應鏈管理導論
1😗、內容:環境研究及市場競爭特征(學時:2)😠;供應鏈管理的內容👨🏭、必要性及關鍵問題(學時:2)。
2🧑🏼✈️、要求👩🦼:了解環境研究及市場競爭特征及為什麽要進行供應鏈管理📵、什麽是供應鏈管理以及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問題。
(二)庫存管理與風險分擔
1、內容:供應鏈庫存、風險分擔(學時👱🏿♂️:2)🦻;集中型系統與分散型系統(學時:2)🧛🏽♂️。
2、要求⛱:掌握供應鏈庫存管理和風險分擔。
(三)物流網絡構建
1、內容:物流網絡的構成(學時💆🏽:2);數據收集(運輸♌️、倉庫🦁、服務水平等)、解決技術(學時:2)👩🏽🍼🕶。
2🕴🏼、要求:了解和掌握數據收集、模型和數據校驗、以及仿真模型和優化技術等技術方法💁🏽♀️。
(四)供應鏈合同
1、內容:介紹供應鏈合同(學時:1);面向倉庫生產的供應鏈合同(學時:1);戰略性元件合同(學時:1);非戰略性元件合同(學時:1)。
2、要求:掌握和使用不同形式的供應鏈合同。
(五)信息價值
1👨🏿🔧、內容🐍:牛鞭效應(學時🧘♀️:1);集成供應鏈(學時:2);QR🏊🏻♀️🤰、ECR(學時🧜🏻:1)。
2、要求:掌握牛鞭效應,充分了解和掌握使用任何種類的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價值,以及在整個供應鏈中獲取越來越多的信息的可能性及這種信息對有效設計和管理集成化供應鏈的意義。
(六)供應鏈集成
1、內容✌🏼:引言(學時:1);供應鏈整合策略🦂:推動🚍、拉動、推–拉式戰略(學時:1);提前期的影響(學時:1);需求驅動的供應鏈戰略(學時:1)🙋🏿。
2、要求:掌握推動、拉動式供應鏈和含義;掌握供應鏈整合策略:推動、拉動🥌、推–拉式戰略。
(七)配送戰略
1🧎🏻♂️➡️、內容:三種不同形式的配送戰略(學時:2)⏫;推動、拉動供應鏈中集中控製與分散控製配送策略(學時:1)★;集中控製與分散控製(學時:1)。
2、要求🚷:掌握配送戰略中的集中控製與分散控製方法👁🗨👩🏽⚖️,認識和區分拉動式供應鏈與推動式供應鏈,以及配送戰略🤨。
(八)戰略聯盟
1、內容:戰略聯盟框架(學時👺:1)🚓👭🏼;第三方物流(學時:1);零售商—供應商夥伴🦶🏽、經銷商一體化(學時:1);製造商——供應商夥伴關系(學時🚆:1)。
2、要求:掌握戰略聯盟框架、第三方物流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RSP夥伴關系、經銷商一體化👴、製造商——供應商夥伴關系🥪。
先修課程🚧:物流學🪶、運籌學
六、課程教學方法
通過教師講解👨🏻🦯、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視頻觀摩、閱讀文獻等形式開展教學🤹🏿。
七🔑、課程考核方式
以分組形式,提交課程報告並做課程報告展示。
八、課程使用教材
1、季建華、邵曉峰譯.供應鏈設計與管理---概念、戰略與案例研究(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David Simchi-Levi, Philip Kaminsky and Edith Simchi-Levi,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7
九、課程主要參考資料
1、Martin Christopher,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2005
2、Donald J. Bowersox and David J. Closs,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China Machine Press, 2002